霧來了,林口不得不面對的潮濕問題



記得多年前有個建案廣告,SLOGAN是這樣說的
「霧散了,人來了,林口發~了」(丹田發力)

在高中以前,我根本沒去過林口
那邊對我來說某種程度上還真是充滿戰爭迷霧
後來在當兵受預士訓練時短暫住過幾個禮拜,
第一印象就是他X的潮濕又寒冷,
還有準備放假時長官在台上離營宣教,
我們幾個小平頭蹲在台下,冷雨漸漸浸濕我的球鞋...

好~~離題了

林口平均海拔250公尺,容易起霧也是合理 

「台灣西部,當日間受海風影響,暖濕空氣由海面流入(此即平流作用),到入夜以後,因輻射冷卻,很容易產生此種平流輻射霧,當此種霧發生時,往往會使能見度降低到一百公尺以內,對交通安全危害甚大。在高速公路沿線,如林口、三義一帶容易出現濃霧,初步探究其主要原因有二,其一是由於平流輻射作用所引起,另一是因其所處地勢較高(屬台地),由於地形關係,在山窪處當有低雲移入時,即變成霧,實際上是我們在平地上所常見,浮游在山腰間的雲。」~中央氣象局

OK,看完上面的解說,
大家應該了解霧也不是什麼不好的東西,
你看人家倫敦號稱霧都不是挺浪漫的
聽設計師說曾經還有客戶窗戶打開,雲朵先生就飄進家裡,
讓你體驗騰雲駕霧、仙氣爆發的空靈感(!?)

但潮濕這個問題就真的不得不面對

新房交屋時是在冬天,當時牆壁、磁磚縫都沒有看到水漬
心想這間房子應該是頭好壯壯,不怕潮濕

哪知當年台灣遇到難得一見的超強寒流,
氣溫驟降到12度左右,
當時家裡還沒裝潢,路過想說進去看一下,

打開門一看差點嚇歪



每一面玻璃窗上都結滿了水珠,
甚至滿溢出窗框,流到底下的油漆牆面上

之後徵詢過設計師、林口在地人,
還有許多網友的意見,
統整出兩大門派抗潮寶典:
「人定勝天」派跟「無為而治」派


1. 人定勝天:
基本上就是讓老天爺瞧瞧科技的力量
除濕機給他開下去就對了
除濕機裡面滴了多少水,就代表空氣中少了多少水,
一整盆給他嘩啦啦的倒掉,多有成就感
我這個人就是不怕一萬只怕萬一
吊隱式除濕機還是給他開落去了~

只不過裝好後,潮濕的季節也過了 ...(汗)
經過一年的測試 我發現效果不甚理想
主要是因為我自己貪心,接了太多出風口,導致出風微弱

















加上廠商一開始把濕度感測器裝在除濕機機殼上,根本感應不到濕氣
結果我的一些包包還是發霉了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後來濕度感測器位置調整後有好一點,但風量就是不夠大
只能當作平時稍微控制使用
後來還是又多買了一台移動式的除濕機在其他房間加強,效果就好很多了
這邊建議如果想裝吊隱除濕 出風口兩三個就好,否則真的會沒風



2. 無為而治:
為他開一扇窗..真的,開窗就好
我後來實驗了一下,把各房間窗戶都打開,
過幾天真的發現不再結水珠了 ! 
而且絕對不是因為天氣狀況改變的關係
因為同一時間隔壁大樓的玻璃窗仍是大珠小珠落玉盤

開窗前~
 開窗後~


但實際上,我後來才了解這兩種絕招使用的時機是有差別的

改善結露現象,跟改善潮濕,其實不能畫上等號

窗戶結露通常發生在室外溫度顯著比室內溫度低的時候
前面文章提到超強寒流來襲就是個例子
靠近窗戶的空氣因為溫度降低,裡頭的水氣就達到飽和
進而在窗戶上凝結成水滴
這時候開窗戶只是讓室內外溫度溼度達到平衡
讓你減緩窗戶結露的狀況
但對於降低室內溼度是沒有任何幫助的...

另外一種會讓人明顯感覺到潮濕的現象
通常發生在冬天春天交際,氣溫回暖時,老一輩俗稱「透南風」
發現了嗎!透南風現象發生的時機跟窗戶結露是不一樣的!
這時候潮濕溫暖的空氣吹到溫度相對低的建築內,
空氣內的水氣同樣會在光滑冰冷的表面凝結成水滴
這時候正確做法應該用除濕機來降低濕度
切記這時候不能開窗,不然你只是在幫地球除濕而已...



大家不知道有什麼實用的防潮密方呢?
等我有更多實戰經驗,會再UPDATE給各位參考的~




留言

熱門文章